跳转到正文内容
浦发银行

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教师称评职称送大礼很普遍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5月09日18:35  新华网

 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(“中国网事”记者 傅勇涛、俞菀、李江涛)“请准备3万到4万元,送到新天宾馆,晚了就送不进去了。”日前,这则“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腐败”的微博使舆论哗然,引发网民对高校职称评审腐败现象的各种“吐槽”。

  原本衡量学术水平与专业技能的职称标杆,为何在一些地方演变为“权钱交易”的“平台”?

  花钱发论文 评奖送大礼:“潜规则”实为“钱规则”

  前不久,武汉大学一名副教授因未评上“教授”职称,找评委会成员“干架”,网民“hold住斯文”的呼声还余音绕梁,如今又传来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评委公然索贿的丑闻。网民拍砖称:高校职称评定明码标价早已是公开的“显规则”。

  网友“IBOCOG”说:“评个职称不容易,申请课题要给课题评委送礼,发表课题论文要给学术期刊编辑送礼,评职称要给职称评委送礼,高校老师为了‘混口饭吃’不容易。”

  网友“山海一色”感叹:十多年前一些地方请教授吃饭送点礼就可以评高职,现在还可以明码索价。“进步”也忒快了吧!

  高校职称评审腐败现象引起一些高校教师的共鸣。“评职称送大礼在许多高校非常普遍。”上海、北京、海南等地的多位高校教师向记者反映,是否评得上职称,“打点”评委几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

  “一些职称评审专家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地开房接受贿赂,就是因为对此已心照不宣。一些高校的职称评审,已完全异化为‘权学交易’和‘权钱交易’。”一位北京高校的教师说。“约定俗成的价码大家心里都明白。”

  据记者了解,在各种职称和奖励、科研项目评审评估过程中,类似“明码标价、开房收钱”的现象较为普遍。尤其是在“职称评审”的指挥棒下,花钱发论文、评奖送大礼、项目拼人脉早已成为坊间的公开秘密。

  网民“御史在途”在微博上称:“长沙理工大学一名老师,家庭困难,身患严重腰椎疾病,联系某杂志社发论文,编辑索要5000元,他认为论文质量不错,不想送,结果迟迟不发,最后也无奈妥协。”

  对于微博上曝光的湖南高校职称评委“开房收钱”一事,湖南省教育厅目前已经终止涉事刘一兵教授的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的专家资格,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。

  “潜规则”何以公开盛行?

  “职称评审专家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开房接受贿赂,就是因为这类事已经心照不宣,成为基本行情。” 教育专家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,能打听到评委名单,能收到索贿短信,能把钱在关键的时候送进去,这表明,高校职称评审的腐败形成了利益链条。

  那么,高校职称评审“潜规则”何以公开盛行?网民和专家指出,管理体制行政化和学术评审机制不规范是主要原因。

  在学术评审机制方面,熊丙奇说,职称评审成了决定教师待遇高低的门槛,权力过于集中;职称评审能上不能下,“职称到手,事业到头”,教授越评越多,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调,教学惰性也由此形成;同时,评审虽然有硬标准,但人脉的作用往往更重要。

  “湖南全省的职称评审尚且如此,更别提一些高校关起门来进行的内部评审了。” 熊丙奇说,如果这几方面问题不彻底解决,要完全杜绝由评审职称引发的一些高校学术腐败比较难。

  有网民反映,在湖南高校职称评审中,申报人找关系送礼的现象很普遍,曾有教师实名举报,但相关行政管理单位最后都不了了之。

  海南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向记者说,对于湖南省高校职称评审中拉关系送礼的现象早有耳闻,也听说有八九位教师针对评审黑幕曾向相关部门实名举报,“最后都没什么结果”。

  网友“御史在途”在微博中说,职称评审中的腐败问题早已存在,大家已经从看不惯到习以为常了。“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,条件再好的教师,不随俗也可能被潜规则。”他还说:“这两三天,有三四十位省内外高校教师通过电话、手机短信、微博私信等形式,反映高校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。”

  “高校职称评审的一些腐败现象,使高校教师缺乏对知识最起码的尊重,丧失了对学术尊严的捍卫,最终受伤害的还是高等教育本身。”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。

  还高校“学术安宁”

  国家出台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初衷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,但由于评审过程不够公开、公正、透明,这一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难免变形走样。不少专家学者建议,现行职称制度必须破除职称评审中的“行政化”色彩,摒弃“教授终身制”,坚持能力与实绩的标准多元化评价人才。

  首先,必须给职称评定松绑,改变人才的“行政级别化”的官本位色彩。熊丙奇说,改变现行的学术评价模式,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成立能独立运行、不受行政干扰的教授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,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,才能阻止学术评价、评审的异化趋势。

  其次,高校在职称评审时,应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,制订科学、合理、动态的指标评审体系,不再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审标准。打破职称评审“唯论文论”“唯资格论”等传统做法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,上海、重庆、海南等地都在尝试高校职称评审改革。2012年,复旦大学推出“新政”,拟将高级职称聘任中优秀人才“代表作”评审机制推广至全校各院系。只要一篇够分量的“代表作”,无需权威、核心期刊上的“海量”发文,复旦教师也能获得参加副教授、教授等高级职称的竞聘资格,并由千余名“不公开名单”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。

  第三,应该坚持公开透明、评聘分开。李建保认为,评上教授的教师往往一劳永逸。评聘分开后,如果已评上教授没有达到相关要求,学校可以不聘;相反,有些没评上教授的教师,如果工作表现突出,也可以聘为教授。

  “一方面要启动学术调查,调查涉事专家的学术违规行为。另一方面要启动司法调查,评审专家公然索贿,应追究刑责。”熊丙奇说,还要重视治理“跑职称,要职称”现象,还高校一份“学术安宁”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微博推荐 | 今日微博热点(编辑:SN056)

 

更多关于 职称评审 腐败 受贿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